张海峰董事长与徐艳兵书记共同为中国健美健身学院揭牌
古桥秘书长与王志强副院长签署共建框架协议
新闻联播(通讯员 芮宇欣)6月11日晚7点,中国健美协会与武汉体育学院联合成立的中国健美健身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武汉体育馆隆重举行。 亚洲健身健美联合会主席、中国健美健身协会主席张海峰与武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徐艳兵共同为中国健美健身学院揭牌。 中国健美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顾桥与武汉体育学院副院长王志强签署共建框架协议。 中国健美协会副主席陈明龙,中国健美协会副主席、武汉体育学院副院长徐平以及中国健美协会、武汉体育学院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见证签约暨揭牌仪式。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开放办学,创新健身健美专业教学机制。 发展良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社会、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突出亮点,在兄弟院校中位居前列。
教学团队潜心教学,取得丰硕成果
多年来,健身健美专业教师团队潜心教学、辛勤耕耘,编写了多部教材和专着,建立了以书面教材为主体、视频教材为主体的多方位教材体系。教材作为扩充。 其中《健美理论基础》和《健美技术方法》是我国高校正式出版的第一套健美教材。 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 《现代健美》教材涵盖了现代健美的前沿领域。 理论和技术丰富了我国健美运动的理论。
健身健美教师吴连清、董坤伟、齐占勇被批准为国际健美裁判员。 教学团队于2019年5月荣获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优秀教学组织。
场馆设施齐全,位居前列
现代化的教学实训场地是教学、实训、科研和实习实训的保障,是学生提高学习实训成绩的关键。 近年来,在学校支持下,校内多个部门合作,在教学场地建设方面进行探索性改革。 目前,健身中心占地面积2400m²,拥有教学训练器材150台。 场馆面积大、功能齐全。 在国内高校健身教学场地中处于前列。 “全民健身中心”除服务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外,还服务于社会,为其他院校提供人才培养服务。
2017年6月,共青团省委授予全民健身中心“湖北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同时还被财政部批准为“体育教育培训基地”项目。 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美协会授予“中国健美协会职业健身教练培训基地”荣誉称号。 201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声光电一体化韵律教室”试点高校,为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和健身健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和保障。
转变教学理念精准服务社会
近年来,健身健美专业立足专业、服务社会,充分利用学校各院系、各学科的优势,保证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还与社会、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开展广泛合作,举办多次高峰论坛教学讲座,建立多个教学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教学仪器设备、训练竞赛等资源资金、实习实训指导、创新创业支持、就业岗位等,解决了教学中的诸多实际困难。
全民健身中心每年为我校20余名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平均每年发放勤工助学补贴7万余元,为广大贫困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的机会机会。
董坤伟教练随队出征2019世界青少年健美健身锦标赛
健身健美师生多年来坚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协助中国健美协会中国健美队、国家男子橄榄球队、国家冲浪队等众多国家和地方队伍的建设、四川省琼海市海洋运动学校,提供专业培训。 培训支持服务。
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育,对接全民健身战略,培养了一大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健身复合型人才。 健身健美专业学生申报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广泛推广大学生能力提升计划。 其中,“减脂大师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已形成品牌效应。
2017年至2020年,健身健美专业学生连续四年获得“中国大学生健身健美锦标赛”团体总成绩第一名。 刘莹、石帆、于蕾、李雨桐、李玉英、刘震、王玉国、苗辉、田聪颖、莫英红、马彬新等多名入选国家队。 其中,刘莹荣获国际级运动员称号,于蕾、黄自谦、李玉英、石帆荣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近五年来,学生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3枚,国内比赛中获得金牌28枚、银牌36枚、铜牌31枚。 200余名健身健美专业学生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健美裁判员。 其中,蔡成成、高慧晶、杨丽、毛学蓓、曹浩佳等16人被批准为独立健美教练。 蔡成成、高惠晶、杨丽等17名研究生已获批。 健美国家一级裁判员。
中国健美健身协会与武汉体育学院联合成立中国健美健身学院,对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产业发展是一大助力。 这是双方以实际行动支持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承载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成就。 武汉体育学院将始终牢记为党和国家育人的使命,不负众望,努力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专业健美健身人才。 下一阶段,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手,共同探索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加强我国健身健美竞技人才梯队建设,共同确保健身健美产业和谐健康发展。 为体育强国建设保驾护航、贡献智慧和力量。